今天(2月6日)是正月十五,相信不少朋友会搭上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末班车,热热闹闹庆元宵。不过,热闹的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禁”“放”之争。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挺放”的声音是大多数。但从去年开始,特别是今年,“禁放”的呼声逐步高涨。一串小小的鞭炮,何以引得人们如此纠结?矛盾之间,又有着现代社会怎样的变化?
该 禁
观点一:公众安全受到威胁
鞭炮放出了年味儿,也放出了烦恼。
孩子半岁,龙年春节有两夜没睡好,一是除夕,一是“破五”。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透过单层玻璃,直入耳朵,似无停歇之时。有幼儿的家庭,一到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喜,更有鞭炮噪音之忧。
除了扰民,还有危险。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医院的120接诊电话响起,有不少求诊者是因为鞭炮伤人。住进楼房后,在楼旁放鞭炮,尤其是在窗台放,除了避免炸伤手,弄伤眼睛,还要注意跌滑危险。
因徒手接住坠楼少年,黑龙江双城市“道德模范”谢尚威为人熟知,而他接住的少年,则正是因为在卧室窗台放鞭炮不小心踩到“二踢脚”而滑出窗外。
此外,一到冬季,天干物燥,稍不留意,鞭炮容易弄出火灾。每到过年,各地消防官兵和“烟花办”总难得安宁。今年春节,为防止烟花爆竹引起火灾,全国公安消防部队进入二级战备。尽管比去年下降七成多,龙年春节全国还是发生火灾2706起,死亡5人。辽宁省营口开发区发生火灾30多起,其中九成以上因放鞭炮。
除了伤人、火灾这种“大事”,有些“小事”也让人窝火。大年初一,武汉市一名市民发现,爱车车漆被炸花。“很难找到肇事者,只好自认倒霉。”相信,有同样遭遇的非他一人。
噪音、伤人、火灾,并因此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消耗,今年春节,燃放鞭炮再度遭到不少诟病。在网上,尤其微博上,一些粉丝众多的博主呼吁改“限”为“禁”。
分析认为,年俗无罪,但城市里的燃放烟花爆竹者,确保自身安全同时,一定要考虑公共安全、他人利益。
观点二:
污染之痛难以承受
“我们一边在抱怨PM2.5,一边又在制造。”今年过年爆竹燃放的反对声中加入了新词。1月21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表示将对外发布细颗粒物(PM2.5)监测小时浓度数据,第二天,这项监测就派上了大用场。
除夕这天,从傍晚开始,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迅速增加,初一1时至2时达到峰值,单站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车公庄PM2.5监测站数据显示,晚6时起,两小时内PM2.5浓度从20微克/立方米升至206微克/立方米,污染指数至少上升了10倍。
数字之外,眼见的污染飙升更为明显。许多人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在燃放前后拍到的对比照片,传播最广的数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的央视新址大楼,CBD的灯光也亮不过密密麻麻升腾的烟花。
专家表示,爆竹燃放后的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引发呼吸道疾病,金属颗粒物还可能沉积在肺泡上引起其他疾病。“在我老家农村比较宽阔的地方燃放倒还有点喜庆的感觉,在北京这样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的地方确实有必要禁放。”家住东四环的小张说,除夕出门一会儿,被空气“熏”了回来。
受污染的还有耳朵。家住双井的小莎说,从除夕到初三,鞭炮声日夜未停,“我跟我妈过年没睡一个好觉。”据环保部门对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春节期间的监测显示,燃放鞭炮地区的噪声高达135分贝,而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过45分贝。
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1月30日发布的消息,除夕至初六全市共清理烟花爆竹残屑5511吨,比去年减少了16.5%。
但这一数量的减少却不如污染程度的变化来得明显,很多市民表示并没有感到燃放现象有减少。
“喜庆文化是可以革新的!”环保网友们早就打出了“绿色过年”的口号,呼吁将省下的鞭炮钱捐出来买PM2.5监测仪。很多人选择用电子鞭炮来代替。
“既然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那么用做环境做公益来代替,不是更有意义?”网友“笑傲娃娃”称,表达传统年味儿能够更文明。
该 放
观点一:
鞭炮声里寻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
自从爆竹成为辞旧迎新中的仪式,那噼里啪啦的声响也成了人们对年味儿的界定标识之一。
1993年,北京市率先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然而2005年之后,修改后的“禁放令”让沉寂了12年的北京除夕夜又绚烂起来,在“禁改限”的背后是民间对年味儿的诉求,“禁放令”在现实中遭遇的尴尬。
援引当时一些媒体的报道,会有这样的一些声音:“逢年过节没有些许响动,那还叫什么过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历时千年的民俗,虽然当年京城禁放鞭炮之初,少了伤及眼球的悲剧,减少了火灾的隐患,保护了生态环境,赢得众多市民拥护。但一年一年过去,人们似乎总感到缺少了鞭炮声,过节便缺少了尽情欢乐的气氛。”因此虽有“禁放令”这道令牌,除夕、“破五”、元宵节,私底下甩两挂鞭的市民也有。
在“挺放者”来看,热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也有一定仪式的情愫。比如,民间讲扫掉晦气,迎接财神,不少商铺年后开业,似乎来点儿鞭炮,来点儿声响,有讨个好彩头的寄予。来自山东省济南市城管部门的初步估计,仅初七一天,环卫部门就清扫了近210吨炮仗皮,春节期间一共清运了近1540吨。
上世纪90年代初,有300多个城市实行了“禁放令”,但北京“禁改限”之后,全国100多个城市也纷纷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如成都、武汉。而走到了第20个年头的广州“禁放令”,每年也还是徘徊在舆论的禁与限之间。
观点二:
产业分量不可忽视
81万箱,这是2012年北京市的烟花爆竹备货量;1429个,这是2012年北京市烟花爆竹零售摊位数量。
工厂占地几十亩,收入超过100万元。这是大河网报道的河南淮阳县鲁台镇郑楼行政村村民王学权的鞭炮厂的数字。
做鞭炮生意的农户60余家,干得比较好的进账100多万元,一般的收入也在10万元以上。这是王学权所在的郑楼村的情况。
有2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据不完全统计,每一个自然村平均都有一家鞭炮、烟花加工厂。这是郑楼村所在的鲁台镇的数字。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954家,2011年花炮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总额141.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这是湖南浏阳市的数字。
……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烟花爆竹业是个不容小觑的行业。
作为一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烟花爆竹生产分布相当广泛,不少省区都有一些特色生产基地。有相当数量的村庄、农民,以此为重要甚至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从生产、流通到销售,涉及面也相当广。虽然烟花爆竹的销售周期不仅在春节,也不只在国内销售。但毫无疑问,春节是其销售的黄金季。一城一地的禁放,无伤大雅,但如禁放令在全国较大范围内推行,那对这个行业特别是从业者,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当然,“有价值”并不能直接与“不能禁止”划等号,也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其加重污染、人身伤害等负面影响,但面对其产业分量,面对大量民众对爆竹所承载的年味儿的留恋,简单的一禁了之或许并不是当下最恰当的对策。
减少火药用量,降低声音响度,生产更加低碳、环保的烟花爆竹,甚至探讨研发替代产品的可能性,或许更为可行。不是就有人曾提出过制造摆脱火药的电子鞭炮、环保鞭炮等多种设想吗?
将节日需求与环保需求相结合,或许能创造出更大的市场。
相│关│链│接
北京:20年“禁”“放”路
1987年:开始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按照“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方针对鞭炮燃放加以管控。
1993年:尽管反对和争议不断,北京市颁布施行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从12月1日起在市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禁放令”施行之初确实在降低污染、减少事故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传统习俗力量的复苏,保留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日益高涨,春节期间在禁放区“顶风放炮”的现象亦逐渐增加,执法成本高,执行效果差,禁放令遭遇尴尬。
2005年:《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禁放令”变“限放令”。
2006年:北京平安地渡过了“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而此时离禁放令颁布已经过去了12个年头。
2009年以来:人们对烟花爆竹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址配楼着火,引发人们对焰火燃放安全性的关注。2011年,随着公众对PM2.5值的关切,烟花爆竹带来的污染问题闯入人们视野。
2012年:春节期间,北京烟花爆竹销售遭遇寒流,零售摊点减少两成,就连爆竹皮儿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成六。与此同时,出境游、网络拜年等新型年俗受到热捧。
禁或放:网络调查看民意
2005年,17573位网友参加某网站关于“北京春节是否可燃放烟花”的调查。近七成网友赞成燃放。
2006年,某网站发起“您今年春节放鞭炮了吗”调查,2672位网友投票,结果显示八成网友放了。而在没有燃放的原因中,担心人身安全、烟花爆竹太贵、噪音太大排前三位,接下来才是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2011年,9125人参与人民网调查,“不支持”燃放烟花爆竹的网友超过六成。其中,48.5%的网友不支持是因为“噪音环境污染”;11.9%的网友不支持是因为“易发生火灾等”。选择“支持,因为不放没有年味”选项的网友只占到了37.4%。
截至2012年2月2日,某网站发起投票“你同意春节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吗?”4765位网友中,近六成网友表示同意,支持环保倡议。在另外一项调查中,10310位网友中,59%同意在市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
声音:“微”言热议
我呼吁春节期间在城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
——作家 郑渊洁
今年春节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把省下的鞭炮钱捐出来,给所在城市的环保组织购买PM2.5监测仪,为春节不出现灰霾天气出一份力。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微博
时间、历史本身就已经赋予了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以存在的足够正当性,人们可以想很多办法,控制烟花爆竹的负面因素,唯独不应设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学者 秋 风
民间有燃放鞭炮驱逐怪兽“年”的传说,我们没有必要去追问这种信仰是否正确。它毕竟是一种传统文化,建议燃放鞭炮的人们多为他人着想,也希望觉得鞭炮扰民的人们在过年这几天多一点宽容。
——民俗学者 王 龙(记者 陈振凯 记者 赵展慧 记者 尹晓宇 记者 张意轩 本组链接由丁楠雅整理)
|
|